當前位置:首頁>信息交流>綠色礦山
綠色礦山“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只有走產業化之路,讓社會投資者有投入、有回報,形成良性循環,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歷史遺留下來的礦山生態環境問題?!苯?,在廈門舉行的2018全國礦山生態修復高峰論壇上,自然資源部地質勘查管理司巡視員、中國地質災害防治工程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關鳳峻表示。
據2017年全國礦山資源開發環境遙感監測結果顯示,全國礦產資源開發占用土地面積約362萬公頃,其中歷史遺留及責任人滅失的230萬公頃,在建/生產礦山132萬公頃。截至2016年底,全國用于礦山地質環境治理資金超過900余億元,完成治理恢復土地面積92萬公頃。礦山生態修復任重道遠、方興未艾。
關鳳峻認為,礦山地質環境特別是歷史遺留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需要社會各方面的廣泛交流,需要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關部門、社會投資者、礦山企業、施工企業、投資企業、技術研發企業的共同參與。原國土資源部等有關部委聯合出臺的《關于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按照“誰治理、誰受益”原則,大力探索“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社會參與、開發式治理和企業化運作”的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新模式。這種新模式將涉及到土地和礦政政策,現實中礦山早已經責任主體滅失了,造成的環境問題也已擺在那里了,但土地性質仍是農用地,要恢復成建設用地、生態用地或建設公園還牽扯到用地手續的變更。廢棄礦山生態恢復治理還涉及到礦產資源政策,要在符合規劃、保證安全的前提下,依法開發存量資源。但在實際中推動礦區殘余資源開發的時候,會牽扯到一系列問題,有的地方市級政府同意了,但上一級卻要求開采就得重新辦證,而現在辦一個采礦證何其難。只有相關政策在實踐中不斷完善,才能真正有力推進這項工作的進行。
關鳳峻表示,要吸引社會資金進行開發式治理,必須要實現產業化,讓社會投資者有產出有回報。歷史遺留的礦山環境恢復治理回報無非有3個途徑,一是恢復成建設用地,二是恢復成農用地,三是恢復成生態用地。比如,有些地方歷史遺留的礦山環境問題由地方政府組織實施了,工程實施完恢復治理得很好,種上了草栽上了樹,可當恢復治理完了之后過了段時間發現草和樹還需要澆水、剪枝、維護,這就給地方政府造成了負擔。但如果通過合同制的方式由企業來開發,企業為了生態恢復就栽植棗樹,棗樹當年就可以結棗,結了棗企業就有產出,那澆水和其他后期維護就不成問題了,這就形成了良性循環。只有生態修復后形成產業,才有可持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