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風景這邊獨好。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安徽省泗縣屏山鎮的茶山和洼張山建筑石料用灰巖礦廢棄礦山治理項目現場,只見曾經千瘡百孔的礦區如今已變成綠水青山。一行行刺柏、冬青整齊排列,果樹園里石榴花開正艷、冬桃掛滿枝頭;一排排蔬果大棚,與一望無際的田野渾然一體; 一汪汪清澈見底的潭水、一座座涼亭,鑲嵌在四通八達的硬化道路之間,與周邊美麗的村莊遙相呼應……這是泗縣近年來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意見,加強非煤礦山生態環境治理的縮影。
泗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全縣共投資4300萬元,23個廢棄灰巖礦礦山已完成治理并通過驗收14個,正在施工治理項目2個,剩余7個在有序推進中;共恢復治理面積達1800余畝,復綠面積近千畝,共種植桃樹1.8萬株、軟籽石榴1.7萬株、冬棗200余株,安裝防護欄9000余米,豎立警示標志40個,安裝全方位監控攝像頭30余個,有效地消除了安全隱患;26個磚瓦窯廠已全部完成治理并通過驗收,治理面積達1600多畝,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明顯。目前,該縣一年四季有綠色,3至6月可賞花,5至10月有鮮果。
治理后的綠水青山
長期以來,泗縣非煤礦山以開采普通建筑石料用灰巖為主,導致地貌景觀被破壞、崩塌等地質環境問題十分普遍。2017年11月,泗縣根據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印發《泗縣貫徹落實中央環保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全縣關停礦山修復實施方案》《泗縣環保突出問題集中整改月活動方案》,細化整改任務,逐條明確整改措施,做到任務明確、責任明確、目標明確,拉開了非煤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序幕。
為加快推進整改工作,原泗縣國土資源局結合實際,制訂《關于貫徹落實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問題整改措施實施方案》。同時,該局聘請省級地質環境治理專家,對廢棄灰巖礦礦山和磚瓦窯廠實施現場踏勘、實地測量,并委托有資質的編制單位制訂編制方案,邀請專家和群眾代表參與項目論證,確保一個項目一個方案,切實做到因地制宜。
在具體工作中,泗縣堅持做到直面問題,對標對表、立行立改,全力抓好整改落實工作,要求每個項目做到“六有”,即有方案、有臺賬、有督查、有記錄、有專家指導、有帶經緯度的對比圖,每周調度整改工作進展情況,掛圖作戰,建賬督辦,確保按時完成整改任務。
為確保整改高質量,泗縣加強技術引領,實行專家全程參與指導。在項目實施前,泗縣從省級專家庫邀請地質環境治理教授級專家參與評審;項目實施時,印發《關于成立關停礦山生態修復專家督導組的通知》,聘請省級地質環境治理方面的專家成立專家指導組,及時解決生態修復過程中出現的業務和技術問題;項目驗收時,專家組嚴格按照項目設計方案要求組織驗收,未按設計施工的,限期整改,完成整改后專家組方簽字通過驗收,確保達到預期治理效果。
按照“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景則景、宜建設則建設”的要求,泗縣做到“三結合”,即將關停礦山生態修復與周邊環境治理相結合、與土地復墾相結合、與經濟發展相結合,充分考慮短期治理效果和長期生態效益,制定關停礦山修復“六個一”標準。即,危巖懸石一律清除,全面消除地質災害等可能引發的安全隱患;建筑物、構筑物一律拆除清場,達到項目現場整潔;原生產設備、機械一律拆除,確保完全撤離項目區;殘存廢棄物一律清運出場;對裸露礦山一律覆土(沉積后不低于60厘米),達到修復預期效果;能植綠的一律植綠、栽種植被(爬山虎、葛藤、觀音柳等植物)。對開采斷面采取上下、中間、點穴植綠方式解決斷面綠化,科學制訂項目生態修復方案。
通過對非煤礦山的深入整治,泗縣逐步形成了自然山體環境修復和土地資源高效利用相結合的廢棄礦山環境治理模式,將廢棄礦山變成珍貴資源,能復墾耕地的一律復墾成耕地;能作為工礦廢棄地的,一律按工礦廢棄地處置;驗收后一律作為占補平衡后備資源。這樣一來,在解決生態環境問題的同時,又儲備了土地開發后備資源,積累了更多的生態財富,有效地拓寬了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思路。
與此同時,泗縣還在建立礦山地質環境保護長效機制上下功夫。該縣強化后期管護工作,對已驗收的礦山治理項目,加大植被管護力度,嚴格落實項目管護責任,堅持“建管并重”,建立集“建管養”為一體的生態修復機制,明確礦山后期管護責任,切實解決轄區內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與治理工作的監督管理問題。堅持常態化巡查,定期更新項目照片,做好綠植綠化的管養管理。堅持修復礦山管護“三個不變、三個不減、三個加強”原則。即,管理模式不變、管理結構不變、管理要求不變,嚴防死守的強度不減、吃苦耐勞的勁頭不減、失職問責的力度不減,團結協作的力度要加強、嚴格考勤的力度要加強、巡查登記的力度要加強,確保目標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監督到位,關停礦山生態修復效果持久、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