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地質實習基地,一個承載著地質人青春回憶的地方,凝聚了大學中最美好的回憶。第一次領到地質三大件,第一次組隊踏勘剖面,無數的第一次匯成了地質人成長的搖籃。
周口店實習基地
周口店實習基地建立于1954年,被譽為“地質工作者的搖籃”,“彈丸之地可以操練三軍”,駐地為北京市房山區。特殊的地質地理環境,使包括周口店在內的北京西山成為我國地質調查的發源地和我國第一個地質訓練班的誕生地。
得天獨厚的古地理與洞穴環境,使周口店成為我們的祖先“北京猿人”的發祥地。豐厚的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和地質資源,使周口店作為教學基地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一部“天然的地質百科全書”,被譽為“地質工作者的搖籃”。沉積巖、巖漿巖、變質巖、構造地質等地質基礎教程中的基本內容、基本類型、典型現象,都可以在周口店看到,無論本科生,還是研究生,都可以在此學習和研究。
周口店實習基地一角
周口店地質實習是地質類專業學生步入地質殿堂的一個重要環節,60多年來,數以萬計的地學人才在周口店實習基地受到了啟蒙教育和鍛煉,受到全面的、系統的實踐訓練,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地學人才,包括數十名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數百名資深地質學家和教育家。地質生涯從那里開始,為之奮斗的終生事業在那里奠基。
在讀書期間,溫家寶曾五次到周口店實踐學習,更是在周口店實習站建站50周年慶典活動中親筆題寫“搖籃”以示祝賀。地球科學的實習圣地,周口店當之無愧!
北戴河實習基地
條件不同,學子們的感受肯定不同。相對于周口店,學子們肯定更愿意去風光旖旎的秦皇島實習。
中國地質大學北戴河實習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地處北戴河海濱區和秦皇島海港區之間,距山東堡海灘約300米。1984年,開始在山東堡村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站。1994年-1995年,學校開始投資修建綜合教學樓、學生宿舍及其他輔助設施,并開始與燕山大學開展聯合辦學。
通過近年來的大力建設,實習基地目前建筑面積近15000平方米,其中教學用房近5000平方米,呈現出花園式的實習基地景觀;每年暑期接待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以及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的上千名學生,同時對外開放接待兄弟院校師生和旅游觀光客人等。
三峽秭歸產學研基地
與前面兩個“大哥”相比,“小兄弟”三峽秭歸顯然不如兩位北方大哥一般名聲在外。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三峽秭歸產學研基地坐落于秭歸縣城西北緣,距三峽大壩水平距離約2千米,是繼周口店、北戴河野外實習基地之后興建的又一多功能大型實踐教學基地。秭歸基地無論從占地面積、建設規模,還是教學與科研儀器與設備方面,在我國高等院校野外實踐教學基地中都名列前茅。
秭歸實習基地所在的長江三峽黃陵穹窿地區是我國區域地質調查研究較早和研究程度較高的地區之一。1863年-1914年,先后有美國龐德勒、德國李希霍芬等在三峽一帶進行過地質調查。20世紀20年代,我國近代地質學主要奠基人李四光和趙亞曾完成了長江三峽兩岸秭歸-宜昌段地層地質構造調查,奠定了該區地層構造格架。之后,老一輩著名地質學家謝家榮、趙亞曾、許杰、尹贊勛、盧衍豪、張文堂等先后又進行了更為深入的研究,為該區區域地質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秭歸地質實習基地,既可以充分觀察蘭陵溪、九畹溪、鏈子溪、銀杏溪、泗溪等多條路線巖性剖面,全面了解區域內變質巖、沉積巖以及地質災害的預防等,又能近距離切身感受三峽大壩的波瀾壯闊以及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
成都理工峨眉山實習基地
成都理工大學峨眉山實習基地坐落于峨眉山天下名山處,環境優美。經過了幾代教師近40年的建設,目前基地占地面積17333平方米,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是可以同時接待500多名師生實習的綜合地學實習基地。
實習區具有豐富、典型而獨特的地質現象,具有得到國際地學界公認的峨眉地幔柱構造產物——“二疊紀峨眉山玄武巖”,是研究大陸動力學理想場所。
成都理工馬角壩實習基地
1957年,馬角壩作為成都理工大學的實習基地,開始開展野外地質教學實習,實習基地設在四川省江油市馬角鎮。2011年實習基地進行了擴建改造。每年成都理工大學地質學、資源勘查工程、地球化學、地理信息工程等近10個專業相繼在該基地進行地質填圖實習及其他學科綜合性實習、某些地質生產單位員工地質技能培訓。
馬角壩地區位于著名的揚子板塊西北緣龍門山推覆構造帶之內,次級構造為前陸推覆帶之天井山沖斷帶,區內構造復雜,褶皺、斷裂發育,地質現象豐富,露頭良好,氣候適宜、民風樸實、社會環境較好,是地學填圖實習與科研的良好場所。
安徽巢湖地質實習基地
安徽巢湖地質實習基地隸屬于中國海洋大學,位于安徽省東部,實習區內最高山峰(麒麟山)海拔320米,山勢平緩,排列緊湊,十分適合設置安排實習路線。
作為地質教學實習基地,巢湖地區地表地質現象出露典型,實習區約30平方千米的范圍內,幾乎出露了自震旦紀晚期到第三紀各紀的全部地層,各組內含有不同門類的生物化石,是下揚子地區地層序列的典型代表;在地質構造上自東而西出露了俞府大村向斜、鳳凰山背斜和平頂山向斜,構成了“兩向加一背”的宏觀構造格局,其間又發育了眾多性質各異、規模不等的斷層、褶皺,其中平頂山向斜轉折端的形態、馬家山平臥褶皺等地質現象非常典型精美,難得一見。
薊縣地質實習基地
薊縣地質實習基地位于天津薊縣中、中上元古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84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該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中上元古界標準剖面,是中國級地質剖面自然保護區。
中上元古界剖面展布在山巒重疊的燕山南脈,以巖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質地清楚、構造簡單、變質極淺和古生物化石豐富聞名于世,并被確定為中國中上元古界的標準剖面。剖面地層總厚度達9197米,記載著距今18.5億年至8億年間的地質演化史,并以其巖層齊全、出露連續、保存完好、構造簡單、頂底界限清楚、變質極淺而得天獨厚。
古生物化石豐富,其中發現了宏觀多細胞生物化石,使多細胞生物出現的年代從國際公認的9億年提前到17億年。另外,尚有一些世界上最古老的地質現象,如形成于距今12億-13億年間的沉積海泡石礦床和鐵嶺組內發現的世界上最古老的噴氣孔構造。
中國北方實習基地
中國北方實習基地位于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縣石門寨鎮柳江煤礦的柳江盆地秦皇島國家地質公園中,該盆地中各個地層保存完好,在華北地區很有代表性,甚多地質類院校都在此設立教學基地,是地質學家的搖籃。
盆地內最高的山老君頂海拔493.7米,南部大石河河谷內的南刁部落海拔70米左右,盆地的中西部的火山巖分布區是本區山高坡陡的部分,一般都在海拔200米-300米。
吉林大學興城地質實習基地
吉林大學興城地質實習基地位于遼寧省興城市東部釣魚臺海濱,基地前身為教育部療養院,總占地面積10.9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4萬平方米。基地建筑古樸典雅,全部青磚砌就,為蘇州園林式建筑風格,基地基礎設施較為齊全。
自2003年興城教學基地建立以來,經過近7年的基地建設,已初步完成基地各項建設任務。目前,興城教學基地已形成教學資源豐富、生活設施齊全、地質實習配套教材、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完善的綜合性地學人才培養基地。
桂林灌陽實習基地
灌陽教學實習基地始建于1986年,是最早建立的實習基地之一,位于廣西灌陽縣城郊。
灌陽實習基地巖石、地層、構造等地質現象典型、豐富,是地質填圖實習的理想場所。通過實習的各個環節訓練,使學生運用、鞏固并豐富課堂理論知識,學會并掌握地層剖面的測量、地層劃分、巖石的野外觀察、分析研究各種地質構造、填制地質圖和編寫地質報告等基本工作方法,進而提高綜合分析能力。(據《礦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