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素有“赤道之國”之稱的厄瓜多爾,位于“南美洲的脊梁”、世界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下,這里地處南美赤道地區,卻能看到一座座巍峨壯美的雪山,令無數游客心馳神往。
這里豐富的礦產資源,更是大自然賜予厄瓜多爾人民的寶貴財富。在厄瓜多爾南部的薩莫拉省,一座世界級的現代化銅礦正拔地而起,這就是由中鐵建銅冠投資公司投資建設、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承擔工程設計的米拉多銅礦。
1.有一種能力叫“中國設計”
在國家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大背景下,通過中國主導、多國共同努力,“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而基礎設施建設及相關產業投資,正是國家大力倡導“一帶一路”建設的重中之重。
當地時間今年7月18日,位于“赤道之國”的厄瓜多爾薩莫拉省的米拉多銅礦正式建成投產。作為由中國投資、中國設計、中國制造、中國施工、中國運營的世界級銅礦,米拉多銅礦是中國企業在厄瓜多爾的第一座大型固體礦山開發項目,也是厄瓜多爾最大的露天礦。該項目的一期工程總投資高達18.92億美元,設計采選生產規模年處理礦石量2000萬噸,日采選6萬噸礦石,今年年初投產后,預計年產銅精礦36.46萬噸,銅金屬量9.6萬噸,服務年限30年,目前已被厄瓜多爾列為國家戰略項目。對于中國恩菲而言,這也是公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大力開拓海外市場,實現“走出去”戰略的重點項目,其意義之重大,不言而喻。
為了確保該項目的順利落地,投資方中鐵建銅冠投資公司委托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承擔工程設計工作,這是對恩菲在礦山領域的設計能力的高度認可,也是公司實力的重要體現。拿到該項目后,中國恩菲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了由公司領導親自率領、高級顧問專家擔當重任的專業團隊,并于2010年12月提交了《厄瓜多爾米拉多銅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及該可研報告評審會專家組評審意見。
設計團隊在充分研究米拉多銅礦床屬斑巖銅礦床的特質基礎上,根據當地的建設、運輸、水源、電力等條件,合理地采納加拿大科瑞安特資源公司所屬的ECSA礦山開發運營公司提交的開發米拉多銅礦可行性研究的成果,結合我國有關部門對項目初步設計的內容、深度要求,同時充分遵守厄瓜多爾的強制性法規、尊重當地民族風情與習慣,提出了以保證設計質量為基礎、盡快推進工程進度的詳細設計方案。方案要求米拉多銅礦一期工程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爭取在開工建設后36個月建成1000萬噸/年能力投入試生產,第二步爭取在48個月實現建成2000萬噸/年采選生產規模的目標。二期工程則是在一期工程投產并達產后再開始籌建,擬將米拉多銅礦一期即南礦區的采礦生產能力擴大為8萬噸/天(即2640萬噸/年),在北礦區開發建設采礦生產能力4萬噸/天(即1360萬噸/年),米拉多銅礦項目最終形成年采選礦石4000萬噸的生產能力。
作為設計單位,恩菲團隊既要提出技術方案,又要在施工階段提供指導。由于地處厄瓜多爾熱帶雨林地區,米拉多銅礦存在雨水多、山勢高、土層厚三大現實難題。
“米拉多銅礦這里一年365天,有300天在下雨,有時一天下好幾場大雨,東邊日出西邊雨在這里是常態。加上山勢坡度在60度左右,采礦場土層最厚有60米,大量的土料堆積,會對排土場的滲流層、攔擋壩要求更高?!倍鞣茍F隊的一位技術負責人介紹說。
由于現場強降雨頻繁,又缺乏石料鋪墊,山上的粘土在壓實之前始終處于水分飽和狀態,一到雨天就是一片泥糊,進山的道路根本修不了,導致項目現場多次發生塌方。這些客觀的困難都給恩菲設計團隊帶來了極大的挑戰。此外,占總投資超過1/3的尾礦設施,也是項目設計的一大難點。米拉多尾礦庫集高壩(260m)、深覆蓋層(60m)、高震區(基巖水平地震峰值加速度0.25g)、匯水面積大等幾大難點于一體,給項目帶來的挑戰可想而知。
為了保證工程進度,設計人員扎根在現場,從截洪溝、排土場,到采礦場、選礦廠,對于現場發生的任何意外和困難,中國恩菲團隊都及時與施工團隊溝通,指導他們解決各種各樣的難題。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中國恩菲團隊終于啃下來一個又一個“硬骨頭”,保證了工程的進度和質量。為進一步解決尾礦難題,中國恩菲團隊聯合國內多家高校與科研院所針對水文、水力學、高壩穩定、地基基礎等問題進行專項研究,行業首次從高階段開始就引入施工組織設計,以便合理安排工期,科學控制費用,并且通過土石方平衡規劃、施工總體布置、料場支護、棄渣場及排水設計等工作從源頭上杜絕施工中可能發生的水土流失問題。
在設計施工中,中國恩菲還以打造“花園式”礦山為目標,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總基調,植入了許多“綠色”元素。
隨著一期工程即將如期完工,中國恩菲團隊得到了業主和厄瓜多爾政府的高度認可,并且為二期工程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他們以自己高超的業務能力和設計水準,成功將“中國設計”帶出國門,為提升中國技術的國際影響力做出了積極貢獻。
2.有一種奉獻叫“恩菲精神”
中國恩菲米拉多銅礦項目團隊的員工,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肩負著中國恩菲全體員工的重托,承擔著中國“有色礦冶國家隊”“走出去”的使命,不遠萬里來到厄瓜多爾。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這里奉獻著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篇又一篇感人的華章。
對于中國恩菲礦山事業部選礦室的主任工程師夏菊芳而言,米拉多銅礦已經是她多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于現場經驗豐富,專業能力過人,業主在米拉多銅礦的多個重要項目屢次點名要求她擔任設計負責人。這對已經退休的夏菊芳來說,壓力和困難可想而知,但她毫無怨言,多年以來,始終兢兢業業,認真工作,不論是畫圖還是審圖,她都親力親為,總能按時圓滿完成業主的各項任務。由于全身心撲在工作上,夏菊芳留給家人的時間少之又少。為了按時完成施工圖,她春節期間依然堅守崗位,沒有回家;為了保證負責項目的設計進度,連兒子在美國的研究生畢業典禮都沒能參加。當丈夫從美國飛到現場看望她時,夏菊芳說的第一句話就是:“我要認真工作,給兒子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夏菊芳不僅僅認真負責,而且業務能力過人。她充分利用長期工作在一線的優勢,不斷學習進步,收集總結了國內外諸多選礦技術經驗,不但提高了自身能力,還極大豐富了科室的選礦設計水平。由于夏菊芳不僅在設計工藝方面專業能力過硬,還熟悉輔助專業,因此米拉多銅礦選礦廠所有的流程、子項目和施工圖,她都能處理得游刃有余,對于臨時出現的各種問題,她也能及時妥善解決。此外,夏菊芳在工作中始終保持著創新精神和憂患意識。在米拉多銅礦的設計工作中,即便任務繁重,她仍堅持讓公司把這個項目作為三維設計的示范工程。因為她知道,三維工廠設計已經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正是這種憂患意識和對專業發展負責的態度使她在工作中不斷嘗試新的技術,取得一個又一個的進步。
長期駐扎在米拉多銅礦現場的另一位中國恩菲設計人員蔣蔚,作為中國恩菲年輕一代的設計負責人,從2010年第一次來到這里至今,每年有將近一半的時間要在厄瓜多爾度過。慢慢地,厄瓜多爾這個“一帶一路”的新朋友,成了蔣蔚的“老朋友”。
蔣蔚的“米拉多情緣”延續至今,也使他收獲了現場的不少綽號:厄瓜多爾與北京有13個小時的時差,為了及時與本部設計團隊溝通,他總會在白天現場工作結束、北京時間清晨之時,開始他的跨國工作,由于能看到一天中的兩次日出,由此他也成了“工作時間最長的人”;現場山地高差大、項目規模大,施工區域十分廣闊,為了保障設計與施工緊密結合、避免設計安全問題,他每周要徒步20余千米,把現場全部轉一遍,“運動量最大的人”非他莫屬;而對于妻子、兒女,他卻因為缺乏陪伴,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由于常年在外,妻子、兒女生病,他都不能陪在身邊,每次回去,雖然很想多陪陪家人,但由于工作上令出如山,他對家人始終遺憾多于付出。每次說起這些,蔣蔚總是心懷愧疚。
和蔣蔚一樣,尾礦專業負責人鄭偉也與米拉多項目有著深厚的感情。尾礦設計難度大,鄭偉每年也要在現場,一待就是4個月。這當中,經歷過告別時面對剛出生孩子的依依不舍,經歷過現場一次次洪水、塌方、泥石流、邊坡整治、河流改道,經歷過代表業主同厄瓜多爾礦業部、水權局、環境部交流、談判的焦灼,也經歷過巴西兩次尾礦壩坍塌、厄瓜多爾周邊兩次7級以上大地震后,尾礦設施審批、建設更是如履薄冰的前行。每當提起這些,鄭偉都是云淡風輕地一笑:“既然都干了,就把苦水干了喝掉,有始有終?!庇惺加薪K,為米拉多項目如今的安全、穩定生產創造了保障。
對于礦山事業部自控室的青年員工田飛而言,雖然2018年才來到現場,但自從2014年項目重啟開始,他就接手了米拉多銅礦的電信專業工作。2019年初,選礦工藝即將貫通投產,作為配套設施的電信系統也要跟上,在業主的點名要求下,田飛首次來到現場,協助選礦部機電組,以選礦場地為主,結合項目情況及需求,對整個項目的電信各系統進行了梳理和優化,以便盡快滿足投產后的生產管理需求。為了滿足業主的選礦投產需要,田飛和同事們需要將整個工業場地的所有子項電信圖紙重新設計。久而久之,這些毫無怨言、兢兢業業的恩菲人成了在業主內部例會上學習的對象,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保證了整個項目在電信方面的生產管理需求。
他們,只是中國恩菲團隊的縮影;他們,只是恩菲人中普通的幾名。正是中國恩菲團隊、全公司傾力配合、全力協作,為如今米拉多傲然于世,奠定了技術基礎,提供了服務保障。如今,他們又奔赴于全世界各地的其他工程現場,相同的是為工程建設、為行業發展不變的忠誠和熱血。
3.有一種發展叫“命運共同體”
長期以來,米拉多銅礦區域人口密度低,80%的人口是由移民組成的混合民族,主要來自厄瓜多爾的山區和沿海地帶。這里貧困指數很高,缺乏基本公共服務和醫療保健設施,60%的居民生活水平低于貧困線。由于沒有初級學校,米拉多地區文盲比例很高,居民接受學校教育的平均時間不足6年,社區50歲以上的人很大比例是文盲,在較年輕的人口中,只有大約4%的人高中畢業。加上這里的高失業率和低收入,大約40%家庭的月收入不足100美元,其余家庭的月收入在100美元~300美元之間。因此,很多米拉多人不得不背井離鄉,為了生存過上四海為家的艱苦生活。直到中國企業建設米拉多銅礦,不少人的命運才因此而改變。
厄瓜多爾能源與不可再生資源部部長卡洛斯·佩雷斯表示,米拉多銅礦項目是厄瓜多爾國家戰略項目,從建設之初就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對厄瓜多爾礦業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具有重要的經濟和社會意義。
潘吉市坐落于米拉多銅礦附近,這里的市長說,中國企業在米拉多銅礦的開發建設,直接或間接地為當地創造了超過3000個工作崗位,大量本地人參加了礦山建設,村民成為礦山工人,不少人的命運由此改變。米拉多銅礦選礦廠磨浮車間的安裝工人希門尼斯說:“全家人都為我能在米拉多銅礦工作感到驕傲,周圍的朋友也羨慕不已。”礦山周邊的通代梅鎮居民貝拉和丈夫新開了一家五金店,她說道,多年來鎮上人都有赴海外打工的習慣,但米拉多銅礦帶來的發展機遇令越來越多人不用再漂泊海外。對當地風俗習慣的尊重,也讓礦山的中國建設者得到了本地人的信任與友誼,剛到現場不久就能用西班牙語和本地人聊天的蔣蔚被稱為“聰明、友好的中國人”。他經常說:“如今,很多當年放牧的當地人,已經成為我們項目的建設者。項目建成后,他們也可能成為當代產業工人,過上現代化的生活。”
不僅如此,米拉多地區相關的基礎設施建設,也因為銅礦的開發而得到了根本的改善。中國恩菲團隊和其他中國企業不僅在礦區附近幫助當地修建了多座現代化鋼筋混凝土大橋,還對礦區附近的兩個社區道路進行修繕。就連礦區附近的魚塘養殖產業,也得到了中國企業修建魚塘、技術培訓等多方面的幫助。
中國恩菲和其他中國企業所做的這一切,不僅幫助厄瓜多爾開發建設了一個世界級銅礦項目,還帶動了地區經濟發展,改變了當地人的命運,讓國外的普通百姓切實感受到中國作為一個大國的責任感,大大提升了中國在海外的國家形象,為實現“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米拉多銅礦一期工程的即將投產,標志著中厄在礦業合作發展史上翻開了嶄新的一頁,必將促進中厄友誼健康發展,對兩國礦業合作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為中厄共同繁榮、合作共贏做出重要的貢獻。
“米拉多”在西班牙語中是“觀景臺”的意思,恩菲人始終相信,憑借自己孜孜不倦的專業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業務能力,假以時日,米拉多銅礦必將在國際礦業乃至政治經濟舞臺上發揮更大的作用,真正成為中國踐行“一帶一路”過程中一座壯美的“觀景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