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加大戰略性礦產等重要資源勘查,形成一批戰略儲備礦產地,推進礦產資源儲備勘查高質量發展,不僅事關國家資源安全,也是實現國內國際礦業發展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重要保障。全國政協委員、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劉聰在接受采訪時表示。
近年來,隨著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和江蘇沿海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江蘇的經濟發展與資源短缺的矛盾日益凸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保障能源和戰略性礦產資源安全”。江蘇是經濟大省,但江蘇同時也是一個資源小省,區域面積小、礦產資源稟賦一般,作為來自“資源小省”的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劉聰對礦產資源勘查一直保持高度關注。
劉聰說,當前,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日趨復雜的國際環境,我國礦產資源約束趨緊的態勢沒有改變,礦產資源保障形勢依然嚴峻。加大戰略性礦產等重要資源勘查,形成一批戰略儲備礦產地,推進礦產資源儲備勘查高質量發展,事關國家資源安全,是構建新發展格局、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必然要求。既可以保障國內礦產資源大循環,也有利于更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增加全球資源配置話語權,真正實現國內國際礦業發展雙循環相互促進。
劉聰表示,當前,我國礦產資源保障存在的主要問題表現在,一是資源瓶頸約束趨緊。我國國民經濟支柱性礦產可采資源儲量嚴重不足,近5年來我國超過1/3的礦產資源儲量和產量出現下降,新增資源儲量跟不上儲量消耗的增長速度。二是國內資源保障程度低。近年來,我國大宗礦產品生產供應跟不上實際消費增長的速度,約2/3的戰略性礦產需要進口,其中石油、天然氣、鐵礦石、銅、鎳、鈷等對外依存度已經超過70%,保障能力嚴重不足。三是礦產勘查程度不足。資料顯示,我國主要礦產資源總體查明程度僅為1/3左右,找礦潛力仍然很大,需要不斷調整優化勘查布局,廣開“礦源”。
上述問題產生的原因有:一是地方政府對礦產勘查的重視程度不夠。由于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的意識深入人心,部分地方政府片面認為礦產勘查工作與新發展理念相沖突,沒有充分認識到國家資源安全的極端重要性,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儲備勘查工作。二是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統籌協調不夠。礦產勘查面臨與各類保護區重疊的矛盾問題,礦業權的嚴控政策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礦產勘查的布局,可供礦產勘查的空間進一步被壓縮。三是礦產勘查投入不足。2013-2019年,全國礦產勘查投入持續下降,年均下降20.7%。國家財政投入資金引領不夠,社會資本投入風險加大。
針對這些問題,劉聰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將戰略性礦產等重要資源安全提升為國家戰略。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拓展新發展理念,在國家層面制定重要礦產資源安全戰略,出臺指導性文件鼓勵重要礦產資源儲備勘查,引導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國家資源安全。
二是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加強重要礦產資源保護。合理劃定各類保護區和生態保護紅線,完善各類保護區的調整辦法和管控要求,統籌協調資源勘查和生態保護,建議對于“保護區內”“紅線內”關乎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戰略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的礦產,不限制勘查。
三是完善資金投入機制,加強勘查技術研發。完善勘查資金投入機制,充分激發市場活力,激勵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重要礦產勘查;針對各類保護區內的重要礦產勘查,以戰略儲備為目的,采取財政資金投入勘查的方式,避免產生糾紛。加強礦產勘查技術研發,進一步降低勘查工作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四是強化國際礦業合作,推進礦業“走出去”戰略。建議抓住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及“一帶一路”戰略機遇,強化國際礦業合作,鼓勵礦業企業“走出去”,加大海外重要礦產勘查開發投入,促進海外礦業投入轉化為資源進口儲備,重塑國際礦業格局,增加全球資源配置話語權。
五是分類施策,提高其他礦產資源的保障能力。地熱、干熱巖等清潔能源勘查開發對生態環境擾動較小,且對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實現碳達峰具有重要促進作用,建議鼓勵綠色勘查開發。對經濟建設必不可少的砂石土類基礎性礦產,建議進一步完善相關政策制度,拓寬砂石土來源渠道,有效緩解市場供需矛盾,實現環境保護和資源保障協同。(中國礦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