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躁夜夜躁狼狠躁_成人国产精品_小鲍狗视频

歡迎來到內蒙古礦業協會官方網站!今天是:

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行業資訊

行業資訊

合山,百年煤都的紅色烙印

來源:中國礦業報 本報記者:劉曉慧 張繼勇發表時間:2021-07-27 瀏覽次數:1518   關閉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地區,有一座面積僅為350平方公里的小城——合山市,蜿蜒而來的紅水河從這里畫了一個巨大的倒“C”字型后,繞城而過。這里有“廣西煤都”之稱。


幾億年前,在亞熱帶雨林氣候的影響下,這里植被繁盛。億萬年間幾度滄海桑田,地層下面積淀了最深達800多米的豐厚煤層。地質專家說,合山地層的地質年代可以追溯到石炭紀,70%的地域面積的地層中都藏有煤。市內煤田地質儲量約7億多噸,占廣西煤炭儲量1/3,煤田面積300多平方公里,占市境總面積的73%。而合山當地人說,在合山,你隨便一腳踩下去,都可能是一座煤田;你隨手撿起一塊石頭,都可能是一塊煤石。



廣西合山國家礦山公園一角


合山豐富的煤炭開采遺跡、工業發展文化和民俗文化底蘊,深遠的礦山開采歷史,是廣西工業發展史的有力見證,是一部活的歷史教科書。


保護民族工業的火種


自清光緒31年(1905年)于合嶺山打下“廣西第一口煤礦井口”以來,合山已經有100多年的采礦歷史,但由于當時技術落后,并沒有形成開采規模。


1932 年,陸川籍人士呂春、李楚凡分別以同福、同德公司的名義,向廣西省政府請領開采合山煤礦,次年合股組成“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聘周響晨為經理,在北泗圩設辦理處。全部資本僅為粵鈔數萬元。適因柳(州) 遷(江)公路筑成,公司自修一段6公里公路與其銜接,購 10 余部 2.5 噸油渣、木炭汽車運煤。雖有所獲利,但因股本有限,周轉困難,無法發展,決定修筑運煤鐵路,將煤從礦場直接運到來賓大灣,轉裝船外運,減少生產成本,擴大生產經營規模,爭取更大的利益。


但由于缺乏機械化采礦技術,與當時的銷量巨大的“洋煤”相比,缺乏市場競爭力,煤礦多次倒閉。


此時,以李宗仁 、白崇禧為首的新桂系集團開始介入并利用這個煤礦。


《文史春秋》記載,1935年,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決定擴大規模。李宗仁同意其老部下黃宗儒辦礦和借款的要求,遂令廣西銀行借款20 萬元,省政府入股 80 萬元。另外黃宗儒自己入股 100 萬元,使股本增至200萬元 。省政府還作保向香港魯麟洋行賒借價值70多萬元的鐵路機車及其它器材。隨后又增加股本粵鈔360萬元,并與股商協商,于1936年11月將公司改為官商合辦,扶持了民族產業發展,提高采礦水平,解決了合山煤礦的燃眉之急。


1941年9月,合山煤礦股份兩合公司修筑的廣西第一條鐵路——來(賓)合(山)輕便鐵路(1米軌距)全線通車,合山煤炭實現水陸并運。到1944年,合山煤礦由1個礦場發展到合山、大隆、里蘭、河里、東礦等5個礦場,月均產煤達8000噸,規模為當時湘粵黔桂之最。發展重組后的合山煤礦所帶來的財富,對抗日救國的支持是不可忽視的。


以不屈精神支援抗日


抗日戰爭時期,合山煤礦為大后方的經濟建設提供了大量的能源,作出了重要貢獻,從而有力地支持了反法西斯戰爭。


1937 年,“七七事變”爆發。1939年 11月,日寇在欽州灣登陸;12月進占邕(寧)賓(陽)線上的昆侖關。廣西出兵抗日,軍費開支浩大。同時, 用煤量不斷上升。


由于形勢變化,合山煤礦與外界的聯系難以正常維持 ,生產所需物資也難以依靠外地提供。公司決定,“以自籌自給、自營自治為方針 ,對業務以一面建設一面生產為主旨,爭取時間對動力燃料之迫切需要作一份貢獻,藉以支持抗戰之偉業?!?


1940年初, 日寇攻陷賓陽、上林, 戰況再度告緊,合山煤礦被迫停止生產。同年7月21日,“七七事變”三周年之際,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發動員工積極捐款,用于購買戰機,支援抗戰。當時礦井遭受日寇破壞,生產時斷時續,礦工生活都很困難,但是聽說要捐款買戰機打日本侵略者,大家勒緊褲帶,爭先恐后,慷慨解囊,當時共募集捐款2091.7元,成為合山人抗戰史的美談。


1941年,來(賓)合(山)輕便鐵路全線筑成,并與湘桂鐵路銜接,運輸能力大為提升。同時,由沿海內遷至桂林、柳州一帶的工廠對煤的需求量也逐漸增大,使合山煤礦的產銷日旺。豫湘桂戰役爆發之際,湖南各礦均因戰事疏散,生產停頓,而湘桂、黔桂鐵路的軍事運輸卻異常繁忙,民眾及物資的疏散亦刻不容緩,燃料需求量隨之突增,合山煤礦的生產及銷售量因此而進一步提高。在抗戰后期, 軍運的特殊需要也使合山煤礦產量不斷增加。1943年1月6日,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接到“駐桂林煙煤臨時調節委員會”主任委員李濟深的電報,“……查產煤數額攸關軍事交通與各工廠需要……盡量增加職工督促生產,以應急需。”合山煤礦立即開辟里蘭礦場和嘉巴嶺礦場,千方百計大力增員增產。修筑思光至里蘭鐵路支線,僅 3 個月,礦場就開始出煤,鐵路通車。時值戰爭迫近,風聲鶴唳,煤礦公司員工仍不計個人安危,晝夜產運煤炭。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當年生產原煤94220噸,刷新了該礦辦礦以來的最高紀錄。


1944年6月,日寇和中國抗日軍隊在長沙進行了四次大會戰,湖南省的各個煤礦相繼停產。當時,湘桂鐵路和湘黔鐵路擔負著軍用物資運輸、兵員調動和疏散人員的重任,需要大量煤炭作為機車的燃料。湖南不產煤,這副重擔就自然落在廣西最大煤礦——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的肩上。當時公司最大的煤礦大隆煤礦又被淹停產。為了滿足軍需,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急國家之所急,立即開辟里蘭礦場和宜山縣弄相礦場來接替。為了抗戰的需要,公司員工日夜加班,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兩個新礦就相繼出煤,而且日總產量達300噸以上,有效地緩解了抗戰的急需。


據統計,從 1938年至1944 年冬, 合山煤礦共產煤 247145 噸,運煤 251645 噸,銷煤219872 噸。


抗日戰爭期間,日寇曾先后7次派飛機轟炸合山礦區。1944年12 月,日寇侵占合山礦場,強迫礦工挖煤。合山煤礦礦警參加了自衛隊,用各種方式抗擊日寇。


據《合山抗戰損失》一書記載,1944年11月14日,日寇侵占合山后,為掠奪合山的煤炭資源,確保軍需火車專列和兵員火車專列所用煤炭的供應,日寇派兵到各煤礦守護礦井。12月23日,日寇進駐合山煤礦股份有限公司,并用“復興隊”之名張貼布告,強令礦山員工為他們生產煤炭,強令每天要產煤20噸以上。當時員工們拒不為日寇采煤。鄧伯輝等6名工程師了解合山煤礦的水文地質,知道合山地區煤層的走向,且保護好合山煤曾對戰后恢復生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也拒絕為日寇工作。為了避免日寇對地質工程師的迫害,礦工楊成深冒著生命危險,把6名工程師護送離開礦山,粉碎了日寇掠奪合山煤礦資源的圖謀。



原礦區遺址


合山煤礦淪陷后,礦警們大多參加了抗日自衛隊,他們在群眾的大力支持下,跟日寇周旋。1945年4月14日,日寇強迫火車司機將煤從合山運往來賓。得到情報后,以礦警為主體的自衛隊,于前一天把來賓附近的古昔鐵路橋搗毀。運煤火車不能通過,日寇在返回途中遭自衛隊員伏擊落荒而逃。自衛隊員立即把機車上重要的機件拆掉,使機車變成一堆廢鐵。進駐合山的日寇,始終未能從合山煤礦運走一塊煤,日寇掠奪合山煤炭資源的美夢化成泡影。


由于合山煤礦既是戰時大后方的重要能源基地之一,又是桂南戰役中中國抗日軍隊指揮地之一,因此成為日寇重點打擊和破壞的重要目標,使其在戰爭中遭受了重大損失。1946 年,廣西公布了兩份抗戰礦業損失調查資料,其中一份名為《廣西抗戰損失調查統計》的數據顯示,合山煤礦淪陷期間的損失為330380 萬元。另一份名為《廣西抗戰損失概況及請求救濟統計———礦業部分》的數據顯示,合山煤礦的損失為 352 萬元 。這是合山煤礦在整個抗戰時期損失額的官方統計。


新中國成立后的合山


1949年,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向華南大進軍,廣西處在即將解放的前夜。元月,國民黨陸軍中將陳良佐赴香港加入以李濟深為主席的民革組織,隨后即有組織地開展反蔣、反內戰,爭取和平解放廣西的工作。陳良佐利用與桂系上層的關系,積極奔走,親自找李宗仁、黃旭初等做求和避戰、接受中共提出的《國內和平協定》的促和策反聯絡,力爭和平解放廣西,造福廣西人民。


由于國民黨頑固派白崇禧、李品仙等人的破壞,制造白色恐怖,和平解放廣西的路被白崇禧等人堵死。此后,陳良佐開始積極籌劃領導合山煤礦的工人和當地群眾發動武裝起義,迎接廣西解放。


新中國成立后,解放軍接管合山煤礦,所產的煤炭主要供應柳州鐵路及柳州、南寧、桂林、梧州四市電廠,同時兼顧民用燃煤需要。且政府開始加大投入,合山煤礦規模越來越大,并逐步實現了機械化,進入迅速發展時期。


1955 年,國家開始在合山煤礦投資擴建。1958 年合山煤礦全年產煤60多萬噸,到1960 年,設計生產能力已達86 萬噸。


1962年1月,合山煤礦改為合山礦務局?!半m然當時條件艱苦,但是大家干勁足。拼命也要完成國家下達的各項生產任務。”合山煤礦的老員工陸乃亮說,“當時特殊的環境下,礦工凝聚力強,不怕苦、不怕死?!标懩肆粱貞浀溃爱敃r在井下挖五層煤時,巷道只有四五十厘米高,只能側著身子爬過去,用鋤頭把煤刨出來,裝進小推車再推出來?!?


1966 年,合山煤礦先后擴建里蘭、溯河等6個礦場,完成改建97 公里來合鐵路準軌工程,為廣西實現煤炭自給和基本改變“北煤南運”格局作出了貢獻。到1976 年,合山煤礦總設計生產能力已達231 萬噸,井下運輸實現了機械化。


1977年,當時廣西煤炭供應緊張,缺口達80萬噸。時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覃應機專程到合山督戰、“催煤”。當時的合山礦務局局長劉云峰提出,礦務局沒有精力再去搞后勤保障和建設,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好成立一個市。于是經過多方推動,終于在1981年6月獲得了國務院的批準,同意設立合山市,成為又一個因礦而生的城市。


改革開放后,合山煤礦步入快速發展階段。到1990 年,總共投入建礦資金3億多元,先后建成8 個礦場、四煤井17 對,年設計生產能力310 萬噸,累計生產原煤4544 萬噸。


合山煤礦的老人說,合山是百年老礦,前后挖了將近1億噸的煤。


合山煤礦作為廣西最大的一個煤炭生產基地,歷經百年滄桑,為解決當地人的生存問題發揮了重要作用,更有力地支援了抗日戰爭和新中國建設。


然而,經過百年開采,合山煤礦也面臨資源枯竭問題。2009年,合山被列入國家第二批資源枯竭型城市。此后,合山陸續關停礦井。2014年7月關閉停產合山市最后一個大型礦井,對礦區遺址進行加固和保護,在老堆煤場上建起了礦山公園。


據了解,未來合山還將緊扣“工業發展與特色旅游”的核心,在原有工礦城市基礎上,建設井下采煤體驗區、工礦遺跡展示區、礦工生活體驗區等,進一步開發工業旅游資源,以文化植入強化旅游特色,建立旅游產品支撐體系,打造屬于合山的工業旅游名片。